听新闻
放大镜
王强众:一粒米为何这么酷
2024-08-12 09:12:00  来源:检察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想,对于我们搞农业的来说,就是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创新与应用。”作为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百斯特投资集团董事长王强众谈起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有些与众不同——要从一粒大米说起。

  “一粒大米很小,但产业链可以很长。用心雕琢每一粒米,可以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新质生产力下的一粒米就是这么酷。”近日,在采访王强众时,他自信地告诉记者。

  从“人造草坪”到“一粒大米”

  王强众的家乡是被誉为全国“教具之乡”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20年前,王强众以生产教具起家,创办“共创草坪”,将一个乡镇企业打造成淮安首家本土民营上市企业,产品畅销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8%。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人造草坪是一个细分行业,我们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现,它的市场是有天花板的,再想扩大规模就很难了。”在“共创草坪”产销两旺的时候,王强众萌发了开发新项目的想法。

  往哪个方向延伸?王强众陷入了思考。“淮安的农业资源丰富,大有可为。和人造草坪相比,农业市场广阔,就像是汪洋大海,但是竞争也异常激烈。”为了找到突破点,王强众带队四处取经。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一个现象,国内市场上面条、水饺等各类面食随处可见,米制品却很少。

  这里面是不是蕴藏着商机?王强众虚心求教,并远赴日本、荷兰等国考察。经过艰苦论证,王强众决定从一粒“米”入手。2016年,王强众创办了江苏百斯特农业发展公司(下称“百斯特公司”),英文缩写“besta”,其中,“a”是agriculture(农业)的意思。

  “我生长在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厚感情,我的梦想就是要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我的责任就是要为农民致富开辟一条新路径。”谈起对未来的愿景,王强众说,要做就做最好的农业。

  从一粒米到一条“链”

  构建一、二、三产融合的“从种子到筷子”的完整食品产业链,是王强众创立百斯特公司的初衷。在兴办企业的同时,王强众建设了一个占地2000亩的农业生态园。“一粒好米,首先要有优质的种子。”王强众介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的农业生态园已经成为智慧农业的“梦工厂”。育苗中心、基质栽培、水培展示、标准化蔬菜种植等各个区域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而三产融合后的百斯特公司也成为一个集原材料基地、初加工、深加工、专业食品服务于一体的餐饮工业化供应链平台,拥有年产5000吨蔬菜及1万吨米制品的加工能力。

  踏足一个新的行业,必定会遇到新的问题。在创立百斯特公司的时候,王强众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米饭老化回生的问题。煮熟的米饭放凉之后,一部分糊化的淀粉又会回到生淀粉的状态,这种现象会导致米饭二次加工时又干又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强众带领研发团队和日本米饭研究所合作,共同针对中国大米的特点开展研究,最终把日本先进工艺引入以炒饭为主的速冻米制品生产。

  在百斯特公司的中央厨房记者看到,一粒粒大米沿着一条长约百米的全自动连续式炒饭生产线,经过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炒制和零下38摄氏度的速冻锁鲜后,完成了从生米到炒饭的转变。“我们投资引进了这条世界先进的炒饭生产线,并根据中国人的饮食特点进行了技术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流程。光这条生产线,我们就拿到了20多项专利。”2021年,百斯特公司又投入20亿元建设智慧创享产业园,目前一期A栋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智慧创享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集食品技术创新应用、智能物流、餐食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中国单体最大的中央厨房精深加工基地。”王强众说。

  “生于斯,长于斯,更要爱于斯,奉献于斯。”王强众对农村充满了感情。在建设农业生态园的时候,他首先考虑到对周边的辐射带动问题。“我们采取的是自营农场加合作农场的模式,通过自营农场示范,来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扩大种植规模。他们种出的产品,我们收购过来二次加工,形成一个闭环。”王强众介绍。近几年,公司按照周边村居“一张网”全覆盖的思路,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学生营养餐、餐饮连锁、商超便利、航空高铁四大板块,带动当地1万多农户致富增收。

  王强众算过一笔账,种植一亩水稻,初加工成大米后每斤售价2元,但是深加工成鳗鱼炒饭后,每公斤售价可以达到100元。“首先把米制品做好,然后扩展到米面制品、米面油制品,沿着这条主线,逐渐完善调味品、营养制品等配套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让更多农民兄弟从农产品的附加值中获利。”王强众笑着对记者说。

  从一条建议到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不仅要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还要加强‘舌尖上的教育’。”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王强众注意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胖墩”越来越多,他认为这与家长、学校对食品营养科学认识不足,以及孩子的食品健康素养较低有一定关系。

  2021年全国两会上,王强众带来为“舌尖上的教育”立法的建议。“食育是食品安全的基石,是食物与健康知识的普及,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是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是制止餐饮浪费的措施。”王强众建议,食育作为全民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建议以学校为重点,以学生为重点人群开展国家层面的食育教育试点工作。“还可以编制《家庭餐饮实务指南》,让孩子参与完整的食物种植、食材处理、烹饪、餐后收拾等全过程,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逐步形成家庭食育教育课程。”王强众建议将食育法尽快列入立法计划,并启动立法研究起草工作,使我国的食育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近年来,预制菜以其便捷、多样、稳定、健康营养及成本优势,逐渐在消费者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但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个别商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漠视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声誉和公众认知。”经过走访调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王强众又提出了加强预制菜规范引导的相关建议,并呼吁行业主管部门、宣传部门、网络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等各方主动作为,客观全面地介绍预制菜的定义、分类、优势及适用场景,为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营造科学的舆论环境,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强众一直关注和支持检察工作,多次受邀参加“检察护企”“检护民生”检察开放日活动,为淮安检察工作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今年3月,王强众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帮助企业重回正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做法。“作为民营企业代表,我为淮安检察机关的暖心司法工作点赞!淮安是农业大市,种好粮、产好米、吃好饭,一头连着农民的腰包,一头牵着百姓舌尖上的新期待。建议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强化行刑衔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王强众表示。

  “作为一名‘新农人’,也是一名‘老代表’,我将坚守初心、不负重托,持续履行好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不断研发新技术、引进新设备、探索新模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富足,让农民的生活更有奔头。”王强众说。(马强)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