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丁立梅
路过院里三楼的文化长廊,无意中瞥见去年3月8日妇女节活动中吉姐的照片,感觉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她是年轻人口中的“吉姐”,是年长同事眼里的“小吉”。作为院里一名聘用人员,吉玉芹同志在这里工作了16年。
2019年3月8日,她请假缺席了院里组织的妇女节活动,在这个属于女人的节日里,吉姐在家中突然倒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陷入深度昏迷,在重症监护病房坚持了八天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间定格在44岁。
有一种认真叫做吉姐
世上任何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从认识吉姐开始,她就在认真做人,认真做事,年年被投票评选出先进个人就是对认真最好的诠释。
每次去案管拿材料,习惯性地会到吉姐的办公室打个招呼,总会看到她熟练地扫描电子卷宗。由于纸质卷宗会有油墨和纸屑,吉姐喜欢戴护袖工作,印象中,她也是院里为数不多的喜欢戴护袖工作的女同志之一。吉姐把这样一份并不轻松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我院该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吉姐被评为“全市优秀电子卷宗扫描员”。
在整理吉姐的电脑时,同事们发现一篇题为《电子卷宗工作要点及防范措施》的文档,从拆卷、扫描、导入核对、上传、编目到装订,把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写的清清楚楚。“光盘、特殊纸张无法扫描的,我们将进行拍照,耐心用心地转化成PDF格式”,学历不高的吉姐以这样朴素的语言撰写了1000多字的工作心得。
认真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把普通的事做到极致。
有一种善良叫做吉姐
作家王蒙说“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在吉姐眼里,善良就是不经意间的举手之劳、是不图回报的热心帮助。
儿子高考一结束,刚参加工作的外地同事想租她家的房子,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她总说“年轻孩子在外面不容易,能给他们关心一点就多关心一点,以后儿子走上社会了,也会有好心人这样帮助他的。”
吉姐原来在文印室工作,对几台打印机的功能了如指掌,在调整到案管科工作后,每逢打印特殊格式的内容时,办公室的同事的一个电话,她总会放下手中忙碌的事第一时间到文印室帮忙,从无怨言,而最后一次帮忙打印的正是含她在内的2018年度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
在全省电子卷宗扫描的微信工作群里,兄弟院的同仁提出的一些技术问题本该是由上级部门技术人员解答,而吉姐只要是知道的总能第一时间在群里解答,也经常结合实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面对群里大家的抱怨,她也总能巧妙地化解,省院领导对其赞赏有加。
善良其实是一粒种子,会在受到吉姐帮助的人心中传播、发芽……
有一种乐观叫做吉姐
吉姐的人缘可以说是院里最好的之一,温润、亲切是她的待人之道,乐观、开朗是她的处世哲学。在吉姐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许多同事还有调走、退休的同事自发前往送行,诉说着惋惜与不舍。
吉姐生前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对衣着搭配有着独特的理解,喜欢逛街和购物,院里的女同事谁想要添置新衣了,都乐意喊她一起,无论什么时候,她总有时间,无论什么地点,她总能如约而至。她是美的使者,时刻都在传递着美,从此,再无美衣!
在院里几个年龄相仿的妈妈看来,吉姐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曾说过“只要我还有一丝力气,都要把孩子照顾好”。一位妈妈翻开微信回忆道,“最后一次和我发信息,她正在教儿子学习做面食,还教育孩子要学会生活独立……”
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儿子,刚上大一的孩子在吉姐的最后一天说“平时都是,妈妈接我放学,而今天,我接她回家”。
几位妈妈潸然泪下……
最近每次提到吉姐,总有同事感慨道“有时候因为工作上的事会不自觉地拨到吉姐的手机号码上去”“感觉好像和小吉在食堂刚打过招呼似的”。
吉姐以匆忙的方式走了,虽然没有来得及告别,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启迪,她的工作会有人替代,但她在大家心中的位置永远留存。
(谨以此文纪念淮安区人民检察院吉玉芹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