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温暖在点滴中体现
2019-08-06 10:59:00  来源:检察日报

  本报记者曹烨琼:控申接访工作是检察机关面向群众的一线窗口,面对群众的来访和咨询,检察干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答疑解惑、释法说理。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控申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安徽含山梁立旗:记得我在控申部门的那几年,是专职信访接待员。每天面对各类上访群众,我都以诚心、耐心和爱心让他们息访。那时,县里几位上访老户每次到其他单位上访后,总愿到我院控申接待室坐坐,像“走亲戚”似的。说实话,他们反映的有些问题我们确实解决不了。但我总把他们当亲人,让个座,倒杯茶,一聊就一两个小时,他们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诚心耐心爱心”让我成了合格的信访接待员,也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我院控申接待室也两次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

  河北肥乡李薇:诚心、耐心、爱心,总结得好!

  内蒙古扎鲁特张迪:我想讲讲我院娜姐“感动耄耋老人”的故事。娜姐是控申科负责人,有一天下午,控申接访大厅里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眼中充满了无助,一边走一边说,娜姐连忙起身接待他。老大爷反映,他被醉酒的姚某无故打伤,左肩峰骨折,损伤程度系轻伤二级,姚某无力赔偿,这对本身就是低保户的老大爷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老大爷情绪激动,娜姐连忙递给他一杯水,轻声细语地为他疏导情绪,讲解维权途径。在详细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我院依照法定程序帮其申请了司法救助,帮助他渡过了难关。为此,老大爷特别感动,后来专门到院里送锦旗。娜姐说,在司法办案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伸出一双手帮帮,腾出一点时间听听,就能给群众带来莫大的慰藉。

  本报记者曹烨琼:法治温情总是在细节中得以彰显。

  江苏常州天宁朱婵敏:是啊是啊!“感谢天宁区检察院的门卫和女检察官,给予我方便、尊重、亲切、温暖,让我感受到亲切和正气。”近日,我院第三检察部的小杨收到了一封文字朴实却又真诚的感谢信。写信人顾大妈是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被害人,失去独子的她,孙女又得了重病,想到检察机关了解能否追回一部分投资款作为看病钱。走到我院门口时,她一阵晕眩差点倒下,是我院门卫把她扶进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当天值班的检察官小杨给她倒了热水,等顾大妈缓过神来,又耐心地向她解释了这个案件还在侦查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临走,顾大妈握着小杨的手说:“这是我第19趟来常州,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希望!”小杨说,这次接访经历给她的感触很深,在她看来,接待热心一点,解释耐心一点,群众的心就会顺一点!

  安徽含山梁立旗:给小杨点赞!

  河北肥乡李薇:最高检要求“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只有常怀对群众的挚爱之心,全力处理好群众诉求,才能赢得群众的依赖和拥护。我院干警胡延平在“肥乡检察12309检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了葛某的留言,反映其亲属王某与他人发生纠纷,并未发生肢体冲突,但案件进入司法机关后卷宗材料显示造成了他人轻伤,王某被逮捕。胡延平第一时间回复,“现通知您,我们已经启动受理程序。”随后,他立即向院领导作了专题汇报,领导要求迅速查清事实,妥善解决问题。办案人员仔细查看案卷材料,认真分析案情,排除案中疑点,在依法退查时向侦查机关提出重新鉴定的意见,最终查出了被害人的伤情为陈旧性伤的事实,并耐心细致地为葛某、王某释法说理,逐步打开心结。今年6月,拿到司法救助款的那天,王某十分激动地说:“没想到一条留言能还我们公正,谢谢检察官!”

  本报记者曹烨琼:“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检察干警在每一次回复群众信件、接待群众来访时,都以己度人、耐心细心,让每一位前来求助的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和法治温度。

  编辑:淮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