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周末我带家人去看望了老朋友,她现在过得很好,谢谢你们!”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我收到了网友“半缘君”的感谢短信。而她提到的“老朋友”,其实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一口清代八角棱井。
那是一个夏天的周日,我浏览微博时看到网友“半缘君”的一条求助帖,立即被吸引了注意力:“……她孤独地躺在废墟中,周边砖块瓦砾堆积成山,随时都可能消失不见。谁能救救她?”
根据帖文,“半缘君”从小生长在姑苏区席场弄39号,老宅旁就有一口古井。小时候,大人们洗菜、洗衣服,她与小伙伴就在古井旁玩耍,其乐融融。在她的记忆中,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古井里的水都取之不尽,可以说古井承载着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2012年,因为综合改造,“半缘君”一家搬离了席场弄。2022年3月,“半缘君”重拾儿时记忆,费尽周折找到古井,却伤感地发现古井陷入了随时可能消失不见的境地,于是有感而发,将寻找古井的心路历程发到网上,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关注,让古井得到相应的保护。
姑苏古城,有着2500年的悠久历史,不同种类的文化遗产多达4951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占41.6%,数量和密度均位居全国前茅。古井作为小微型古建筑,属于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范畴,但是在城市发展动迁的过程中,因为体积小、不可移动等原因,容易被混淆在建筑垃圾中遭到损毁。
我察觉到,这条微博当中,可能隐藏着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诉讼线索。第二天,我通过微博与“半缘君”取得联系,了解到古井的大概位置后,马上与两名同事赶往现场。
正值酷暑,“半缘君”的老家席场弄周围,大部分房子已被拆除,堆积如山的砖块瓦砾中,难觅古井的“踪影”。我和同事分头行动,开始了“地毯式”搜索。从烈日当头到夕阳西下,几个小时过去,依然一无所获。
“在这里!”当我们合力翻开一块木板时,终于有了意外的惊喜。一块八角棱形石井圈,静静地躺在碎石和瓦砾中,灰尘和泥土难掩时光留下的印记。越过井圈低头看井里,仍然有清澈的井水。古井旁边有一小块介绍牌——席场弄39号古井。
我们把木板重新盖上,并做好标记,马不停蹄赶回院里,通过“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库”查阅到:席场弄39号古井,系武康石八角棱井,外径0.64米,内径0.36米,高0.47米,井台为长方形花岗石,有护边,为清代地方特色文物,同时也被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收编在册。
保护文物刻不容缓,次日,我们与属地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原来,2021年初,街道曾对古井采取过临时保护措施——清理了周边的建筑垃圾,并用木板遮挡了井口。但是此时古井周边又堆起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时可能将古井湮没。施工中稍不注意,就会对古井造成不可逆的损毁。
经过研判,我们认为古井仍有极高的毁损风险,于2022年9月建议属地街道办事处按照专业指引对古井予以妥善保护。当月,我们会同属地街道办事处、苏州市文保所、姑苏区古保委、住建等主管单位,对古井保护进行现场综合评估。
古井仍有井水,且井圈与古井连为一体,文保部门认为整体保护更为适宜。的确,原址保护是文物保护的最佳方案,这口井也只有在原址保护才能留住居民的生活记忆。于是,我们建议主管单位充分考虑文物保护部门专业意见,结合动迁工程施工现状,制定并完成古井保护可行性方案。
2022年10月,古井的综合性保护施工结束。正值秋高气爽,我和同事再次来到现场,39号古井躺在长宽约1.5米的铁栏栅里,周边的建筑垃圾清理一空,地面整洁。铁栏栅上不仅挂有介绍牌,列清了保护注意事项,还有“控保单位,严禁损坏”的黄色提示牌,在拆迁工地现场十分醒目。“半缘君”心心念念的古井终于化险为夷。
不仅如此,在我们的持续推动下,主管单位与施工单位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保证施工人员作业时注意避让;同时将古井设为文物网格化巡查必经点位,实现常态化保护,今后改造时,也会把古井列入原址保护规划。
古井,是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承载着一代代苏州人的生活记忆。保护古井,就是保护古城,保护流动的文脉。2023年,我院启动了古井保护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公益调查,联合各属地街道办事处和文保部门专家,为古井建立身份档案,设立保护标志;推动古井与文化旅游结合,为古井井圈拓印,留存珍贵的石刻艺术;牵头开展“古城水系360体检——净井有条”专项行动,20余口古井获得了“新生”。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古井的故事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故事。(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