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学习哲学的"十五字诀"
2018-05-11 14:07:0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有人常说,学习哲学没有用,因为哲学离现实太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陈云却不这么看,他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哲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1983年7月,他同秘书说,延安时期学哲学前,我的讲话、文章缺少辩证法;学习后,讲话写文章就不一样了,就有辩证法了。同月,他又在同评弹界人士谈话时说,在延安学了几年哲学,从思想理论上把王明的一套“打倒”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了几年,从思想理论上把陈伯达的一套“打倒”了。

  陈云学哲学非常刻苦,也很有成效。延安时期,他在中组部组织六人学习小组(主要学哲学),亲任小组长,从来没有欠读一章一段。白天处理公务,上山搞生产,晚上在油灯下学习。有时从书记处开会回来天已蒙蒙亮,但照旧参加当天部机关的学习讨论。秘书回忆说,陈云“从不打扑克,也不跳舞,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学习起来很认真。认真地读原著,认真地读参考书籍,认真地做笔记。学习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虚心向理论界的同志请教”。因此,尽管陈云的学历不高,只有小学程度,但由于他刻苦钻研,挤时间学习,仍然取得了超常的成就。

  陈云在学习哲学上取得了独特收获,这就是“十五字诀”,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他自己多次解释说:“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这“十五字诀”是陈云对于自己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精辟归纳,代表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这“十五字诀”,陈云看问题时常提到哲学的高度,并尖锐地指出问题的实质。进入1983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不够清醒的倾向在蔓延,甚至当时有同志也怀疑“一五”计划搞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是不是走了弯路,对此,陈云在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上提了批评意见,并从哲学的高度指出“这种看法不是历史唯物论,是唯心主义”。

  他还由此提出独特的工作方法,这就是:“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所以,他坚决反对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调查研究的方法,而是倡导深入基层、扎根民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蒋永清)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