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王衡:2万字答辩点中所有辩点
2021-04-09 10:14:00  来源:检察日报

  2001年以来,山东省威海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王衡先后办理公诉案件上千件,有罪判决率达到100%,办理的所有案件均为“零上访”。他先后荣获山东省威海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山东省优秀公诉人,被最高检记个人一等功……日前,威海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锡友向记者讲述了王衡的先进事迹。

  精准还原大洋惨案细节

  “法律能给国家带来秩序和安全,能给社会带来公平和效益,能给人民带来自由和正义。“2001年,王衡考入检察机关,在公诉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在这20年公诉生涯中,业界公认王衡“气场”强大,说他是“天生的公诉人”,但他却说:“代表国家指控犯罪,为人民群众伸张正义,正气自然就足。”

  “王衡善于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有他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案子,我们都不慌……看上去他好像轻轻松松就办了一个大案,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他用一个又一个的通宵熬出来的!”这是威海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孙晓对王衡的评价。

  曾经有一个发生在茫茫大洋里的大案,威海市某渔船赴南美海域进行鱿钓作业,茫茫大洋里,船上却发生了惨案。涉案人数多、作案环节多、海上取证难……面对一系列难题,王衡迎难而上,他加班加点看完29册几十万字的案卷、30多张光盘,不放过任何细节;他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对事发海域进行搜寻,利用反证的方法证明案件后果;启用多媒体方法还原作案现场,对作案位置、方法、过程等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准还原。

  庭审时,旁听人员超过200人,受害人家属情绪激动,作为公诉人,王衡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得益于前期严谨周密的审查和准备,王衡沉着冷静、把控全场,最终11名被告人得到应有刑罚。

  十多天就能办完一个案子

  王衡在同事们心中是“百科全书”式的存在,他办案快,最快时十多天就办完一个案子。他有一套自己的办案方法,每当拿到一个案子,先快速浏览案卷,就证据瑕疵及时跟侦查人员沟通,避免耽搁时间导致取证困难;研究每份证据的关键点,何种证据证明何种事实,形成完整证据链条;审查完重点证据后,再审查外围证据,提审时针对疑点进行发问,保证指控犯罪精准有力。

  2018年,王衡受威海市检察院指派,到文登区检察院指导办理一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这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涉及到2011年以来实施的寻衅滋事等多个犯罪事实。但这些行为均因案发时间较为久远客观证据灭失严重、证人仍有畏惧心理而不敢作证等困难,导致几乎每一起犯罪事实的证据链都呈现断裂状态。

  2018年10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但案件仍达不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起诉标准。如果单纯根据现有证据不予认定一些犯罪事实,势必会放纵犯罪。王衡带领办案组迎难而上,逐个审查犯罪事实、列明继续侦查事项,并会同公安机关到案发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最终,引导公安机关补充证据100多项,卷宗由最初的12本增加到26本,犯罪嫌疑人也由最初的18人增加到26人。

  2019年7月30日,该案第一次开庭,庭审持续整整5天,每天时长近10个小时。面对26名被告人、27位辩护律师,王衡沉着应对,2万多字的答辩提纲,几乎将律师的辩点全部击中。将近1.5万字的公诉意见,情法相济,罚教结合,取得非常好的庭审效果。最终,该案被告人全部得到应有刑罚。

  重情重义心系群众冷暖

  “他是心地善良的人,看到有困难的群众,就会情不自禁想要帮助他们,他爱管‘闲事’的性格很难得。”这是威海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孟莲对王衡的另外一个评价。

  王衡外表不善沟通、不苟言笑,其实他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对待犯罪嫌疑人,他严谨公正、铁面无私;他重情重义、心系群众冷暖。

  2007年春节期间,王衡在火车上遇到一位农民工。攀谈中,王衡了解到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两个女儿的学费没有着落,王衡当即管下了这件“闲事”。王衡辗转联系到农民工的老板,对其反复释法说理,对方终于答应当天先支付9000元工资。

  爱管“闲事”的事还发生在云南籍打工小伙赵某的身上。2011年,赵某涉嫌帮助毁灭证据罪被关在威海看守所,当他从看守所出来时身无分文。王衡了解情况后,主动给了他200元救急,之后又电话回访,教育他好好工作、生活。8年过去了,赵某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他始终记得那200元和王衡对他的教育挽救。

  这些年来,有件事一直让王衡耿耿于怀。2015年,王衡出庭公诉一起毒品案件,庭审持续了整整一天,结束时他接到家人的电话,得知自己的父亲早上脑溢血被送去医院抢救。家人担心影响他开庭,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他。王衡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很后怕:“难以想象,要是我父亲就这么走了,我得有多愧疚。”王衡说,在医院照顾父亲的时间,是他参加工作以来与父亲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郭树合、张欣)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