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王瑛:“办一个案子,救一个孩子”
2022-06-23 14:54:00  来源:检察日报

  孩子就像深山中的璞玉,到底能成为顽石还是良玉,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十分重要。

  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4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王瑛先后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培训教育讲师团讲师、全国“平安之星”、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

  “瑛”寓意为“玉的光彩”。人如其名,王瑛立足于未成年人检察职责,在青少年普法教育领域精雕细琢,让孩子们的未来也像美玉一样焕发光彩。

  智慧帮教,为“失足”少年点亮前路

  从公诉岗位转到未成年人检察条线工作后的那个夏天,王瑛收到了一个女孩的短信:“王老师,我接受培训后成为了一名甜点师,谢谢您的帮助。”这个女孩因家境困难辍学后,在离乡务工期间,由于急于补贴家用、法律意识薄弱而成为不雅视频主播。受理此案后,王瑛对女孩开展法治教育。在检察机关的帮教下,女孩最终重回正轨,人也变得开朗起来。感受到女孩的变化,王瑛非常欣慰,也更加坚定了她“办一个案子,救一个孩子”的信心和决心。

  但并非所有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都如此顺利。实践中,有的孩子缺乏有效的帮教社会支持系统,有的孩子身处异地,致使其接受帮教的成效难以评估。为解决这些难题,王瑛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与单位技术部门反复讨论、测试,通力协作,探索研发了“未来学院”App智慧帮教辅助系统。系统中收录了5000余个文字或视频资料,并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的需求精准推送法治学习资源和任务。系统上线以来,已成功帮助26名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就学就业。该系统获评“浙江省智慧检察创新应用设计十佳方案”。

  以爱护航,让花季远离阴霾

  多年来,王瑛一直坚持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做到每案介入。至今,她已为115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了亲职教育、自护教育、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多元救助。

  一个遭受同学言语和动作侮辱的孩子,因愤怒用刀刺伤了同学。王瑛第一时间提前介入此案。在她对2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和心理疏导时,其中一人突然说:“检察官,我爸以前经常打我……”王瑛随即为孩子的父亲上了一堂亲职教育课,化解了孩子与家长间的矛盾。

  该案办结后,王瑛始终忘不了2个孩子痛苦的神情,把法治教育引入家庭的想法也在她心中越来越清晰。“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与职能部门,作为‘第一任老师’的家长,更应担起孩子普法教育的重任。”基于这样的思考,她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跟家庭教育有关的基地。在当地关工委、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妇联、学校等单位的支持下,今年5月,“北极星”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在上城区检察院揭牌成立,实现了对辖区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全覆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精准指导全覆盖。

  赤诚之心,法治守护感动校园

  在王瑛看来,孩子就像深山中的璞玉,到底能成为顽石还是良玉,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十分重要。

  工作之余,王瑛不断钻研讲课技巧和心理学课程。2021年,她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聘为讲师,作为全国检察机关培训教育讲师团里浙江省未成年人检察条线的唯一代表,赴西部巡回讲课。

  上城区是杭州的核心城区,学校多、孩子多。王瑛始终坚持履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送法进校园活动。近年来,上城区检察院成立了由王瑛领衔、35名青年干警组成的“江林法治宣讲团”,研发出40多个主题课程,制作了12部微课视频,以法律学生社团、暑期“小候鸟”守护课堂、法律巡回讲座、开学第一课等形式送法入校近200场次,覆盖辖区师生2.8万余人,发放宣传手册逾万份。同时,该院选派优秀讲师到上城区21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专业指导法治校园建设、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落实等工作。2021年,“江林法治宣讲团”被评为全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王瑛个人获评杭州天杭教育集团“十大感动人物”。

  凝聚合力,共同撑起法治蓝天

  琢玉不易,坚持更不易。王瑛认为,只有推动全社会厚植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理念,才能真正推动青少年普法工作走深走实。王瑛参与了一次又一次的送法进校园、检察开放日、走访交流等活动,她欣喜地发现,未成年人社会化保护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个个学校法治教育基地、一项项联动保护机制也从构想变为现实,促进上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化合力。

  近年来,上城区检察院联合辖区多家中小学校,先后成立全省第一个法治社团、少年法学院,形成检校共建平安校园的强大合力;联合公安机关、司法局、团区委组建少年司法社工、少年律师、少年警务司法专业化团队,推进普法教育贯穿诉讼全过程;推动建立“检警医一体”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保护站,通过法治教育及时保护未成年被害人;联合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卫健部门等单位开展未成年人违规进入娱乐场所、未成年人文身治理等专项行动,为未成年人保护营造法治化的社会氛围。

  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都有心灵渴望关爱;每一节法治课堂、每一次亲职教育,都是撒播法治种子的机会。王瑛说,“撒播法治种子”这个过程虽然忙碌,对于每个未成年人来说,却是温暖与希望。

  (范跃红、毛艺超)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