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因果关系有什么复杂的?我们每天都要用上好多次“因为”“所以”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语言习惯,反映出的是我们平素难以觉察的思维定势。正是在此习焉不察中,我们有极大的可能将“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混为一谈,从而导致认识上与行动上的偏差。倘若我们致力于达成一个目标,却无法分清与这个目标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及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那么我们很有可能抓住的是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而放走了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这样不论我们花费多少精力,都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判定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看上去很容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近三十年来,经济学家在识别因果关系方面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方法,麻省理工学院的计量经济学家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认为使用计量工具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因果关系,他在2009年与伦敦政经学院教授皮施克(Jörn-Steffen Pischke)合作推出的《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Mostly Harmless Econometrics: An Empiricist's Companion)被誉为经济学识别因果关系的“圣经”。
计量经济学当然与普通读者相去甚远,但经济学家发展出的这套识别因果关系的方法,却可以为我们判断一些大为流行的观点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提供助益。新近翻译成中文的日本学者中室牧子、津川友介合作撰写的《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是一本正文只有140页的小册子,他们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普通读者简要介绍了基本的因果关系识别方法与思路。
这套识别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反事实。反事实这一概念听起来很艰深,我们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假如当时怎样,现在就不会怎样了”,这就是与事实相反的“反事实”。“反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改变业已发生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贴近“反事实”的数据。假设我们要验证在前不久的年中大促中,某商店投放了广告使其营业额增长这一因果关系,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反事实”也就是该商店没有投放广告的效果,但这样的“反事实”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家与之贩卖同样产品、但未投放广告的商店,通过比较这两家商店的营业额,从而验证上述因果关系是否真的存在。
在这本总共八章的书中,除了第一章介绍基本概念外,剩下的七章都围绕着如何“制造可比较的组,用最贴切的值替换反事实”展开,为此作者介绍了随机对照实验、自然实验与准实验、回归分析等方法。作者在每一章中都介绍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因果关系识别的实例,有些例子与大家的“常识”背道而驰。很多人认为孩子电视看多了会导致其学习能力下降,我们对于这一说法似乎从来不加质疑便接受了,可是它真的经得起检验吗?1948年-1952年间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期间美国停止颁发新电视台执照,于是在1948年前能收看电视节目的地方仍可在此期间收看电视节目,而在1948年前收看不到电视节目的地方因为上述政策在此期间仍无法收看电视节目,由此就形成了两个能够比较的组。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发现,年幼时常看电视的孩子在小学测试中成绩稍好,更重要的一项发现是“在英语不是母语,或者母亲学历较低,或者非白人人种的孩子当中,看电视还对成绩提高产生了显著效果”。
经济学家通过这套因果关系的识别方法,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书中提到了不少用这套方法检验公共政策效果的案例,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为公共政策的实行节省不少公帑,而在效果上能使更多人受益。实际上,翻开当今经济学研究杂志,我们见到的许多题目都不那么“经济学”了,例如研究集体供暖与肺癌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母亲学历程度与孩子的健康程度之间的关系等,这正体现了经济学跨学科整合的野心。
书中介绍的方法,对普通读者而言,也许看过就忘了。但能养成以下这种观念或许就足矣:面对人云亦云的一些说法,我们应当保持警惕,这种说法真的可靠吗,具有因果关系吗?身处数据泛滥的时代,我们实在太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所谓“新知”冲昏头脑,而丧失了反思的精神。也许在这些说法的背后,有着商业资本的驱使,有着刻意追求共情的心理效果的动机。沉醉在一个美好的由他人讲述的故事是很容易的,跳出这个故事,从外部打量这个故事,也许就会发现它远非完美。(易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