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帮忙是假,偷窃个人信息是真
2025-02-11 09:24:00  来源:检察日报

  四川乐至:“刑事打击+公益诉讼”筑牢老年人信息安全防线

  曹颖频 李霜霜 段伟 杜文昕

  “还好有检察官帮助注销了账号,不然我们真没法说清楚啊,还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日前,四川省乐至县检察院检察官拨通了该县某村干部陈某的电话,得知现在村民十分重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升,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此前,乐至县检察院从办理的一起涉及1.3万余名农村老年人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入手,协调注销近4万个非法注册的App账号,筑牢“银发一族”的信息安全防线。

  免费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小心骗子假帮忙

  2021年3月,乐至县某村出现了几个陌生的面孔,他们胸前挂着工作证,称自己是县医疗保障局聘请的第三方公司人员,来免费帮助村民办理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业务。该村村干部向乐至县医疗保障局确认后,组织500余名村民前来统一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然而,这些人在帮村民进行身份认证时,借机窃取村民的个人信息,并用这些信息实名注册了不同的网络平台账号。

  这背后有怎样的“暗箱操作”?

  经查,2020年末,周某发现某支付软件邀请新用户注册的返利商机,便想赚上一笔。彼时,四川省正在该省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于是,周某注册成立了一家信息技术咨询公司,以公司名义主动与资阳市医疗保障局联系,获得了协助开通医保电子凭证的授权。此后,该公司组织员工李某等人在乐至县、安岳县部分乡镇,借口免费激活医保电子凭证,针对防范意识不足、无智能手机的老年村民,窃取对方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实名注册,从而赚取某支付软件邀请新用户的返利。

  实际上,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工作仅进行了一个月左右,某支付软件便取消了新用户注册返利的优惠。正当周某烦恼时,自称“号商”的张某找上了他,以“实名注册App账号获取返利”为名与其达成交易,约定由周某把电话号码和验证码发给张某等人完成实名注册,便能获得每个账号5元至25元不等的返利。

  之后,周某安排员工在帮助村民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同时,将盗取的电话号码和验证码发送到特定的微信群,由群里的“号商”注册多个App,从而获得返利。

  严惩违法行为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2021年7月,乐至县公安局接到资阳市公安局交办的线索,立案侦查后抓获周某等人,查明共有59人参与上述行为,并对其中达到立案标准的37人进行刑事立案。随后,该案被移送乐至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查,周某等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盗取1.3万余名农村老年人的个人信息,非法获利59万余元,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该院决定对犯罪情节较重的周某等26人提起公诉,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李某等11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犯罪分子获取村民的手机号码和验证码,造成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给了不法分子随意登录他人社交账号、支付账号的机会,危害后果不容小觑。”承办检察官表示。

  为把好群众个人信息保护“安全关”,乐至县检察院对周某等26人提起公诉的同时,对实施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李某等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修复受损的社会公共利益。同时,承办检察官充分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向李某等人阐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最终,李某等人表示愿意承担民事责任。

  2024年2月,在乐至县法院的主持下,李某等人与检察机关达成调解协议,自愿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59万余元。同年5月,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周某等26人三年六个月至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

  协同相关部门打好个人信息保护“组合拳”

  “案件虽办结,但非法注册的App账号带来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我们应继续推动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承办检察官说。为消除非法注册App带来的安全隐患,乐至县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加强协作配合,联系涉案App平台,将非法注册的近4万个账号全部注销。

  针对该案反映出的医保部门未全面履行监督第三方协作公司落实个人信息安全职责的问题,乐至县检察院积极走访医保部门,提出签订的协作合同要增加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条款内容,合同履行中通过派员实际参与、走访调查等方式发现可能存在的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问题,合同结束后通过开展抽查回访的方式对个人信息保护做到闭环管理等建议。医保部门表示将全面采纳建议并开展全流程监管,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为与公安、行政机关联合打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组合拳”,乐至县检察院还与相关单位建立信息互通、办案协作、网络普法等协作机制。同时,该院推动乐至县政府召开公开专项会议,要求全县乡镇街道网站、村务公开个人信息全部实现去标识化处理,并依托“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推行“互联网+普法”模式,提升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编辑:朱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