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面对“男孩尴尬”,只诉诸设施不是办法
2021-06-11 14:59:00  来源:检察日报

  “我们这儿的游泳馆更衣室每天都有女性带儿子进来,不止一个!都是十多岁的,长得人高马大。这些男孩子还和女性一起洗澡……”

  日前,一位女士发的这则网文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持续热议。这件事与前不久引发热议的“女性带儿子上女厕”的现象相比,既相似也差别明显:目的上,一个是解决生理需求的“不得已”,一个是主动的亲子锻炼活动;程度上,这事儿对他人造成的不适感要强得多。如果说商场、景点增设亲子厕所可以有效缓解第一种尴尬,这个办法却很难被移植到游泳馆——技术上、空间上、操作上都难。接连出现的“男孩尴尬”现象似乎在提示我们,过多埋怨设施不到位,恐怕不是根本的出路。治本之策,还是要聚焦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这个核心点,致力于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提高其自理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就得提及一个关键词:界限感。

  必要的界限感,对构建健康亲子关系不可或缺。父母与子女是最近的血亲,在至亲之间倡导界限感,是否有违情理?不然。研究表明,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主体意识,接下来,性别意识也会萌生。有专家建议,孩子从三四岁起就该尝试独立洗澡;“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针对三岁至六岁男女儿童的不同特点,心理学家武志红这样建议。即使在同性亲子之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身体上完全的“亲密无间”也是不可取的。亲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应该体现在感情上,而不是身体上、心理上、能力上。“我妈说我们可以看个电影了、我妈说你人挺好的、我妈说……”无论网上还是现实中,这样的“妈宝”相亲桥段都屡见不鲜。这也提醒人们,过度“共生”的亲子关系,将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构成很大阻碍。

  适当的界限感,对构建良性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如果说爱与尊重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缺一不可,那么,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对于孩子日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无论走进学校还是步入社会,人际间的正常关系必须靠规则维系。包括法律在内的规则,意义即在“定分止争”,其中的关键,则在于界限。无论是性别界限还是身体、物品等方面的界限,都需要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认真培养。从小缺乏必要界限感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独立意识、界限感欠缺的问题:要么冒犯了他人而理直气壮,要么受到冒犯却忍气吞声,甚至还可能是两种偏差交错出现。妈妈带十来岁的儿子进女更衣室,不但冒犯了他人,对自己的孩子更是无形的伤害。在被指责时,这位妈妈甚至说出“就你金贵怕看”这样出格的话。带孩子游泳,初衷当然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但这样的“插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有多严重,不知这位家长考虑过没有。

  希望孩子自爱又能爱人,自尊又能尊重人,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和团队精神,而家长,是第一责任人。

  当然,解决“男孩尴尬”,从设施、服务等方面进行完善也非常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里想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孩子将来总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作为家长,总不可能陪伴、帮助孩子一辈子,与其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实不如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因为这些是伴他一生的。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您说呢?(柴春元)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