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岔路口的张望
2024-11-18 13:52:00  来源:检察日报

  有车了,多好。

  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一会儿像一匹野马一样驰骋在高速路上,一会儿又像一只蜗牛漫游于乡间便道,一会儿还跻身大城市的车海里,一会儿穿越在绿意缭绕的山林中。

  爹妈看见一个两只眼睁得像两只巨大的牛眼、全身锃亮锃亮的大家伙停在稻场上,心里喜不自禁:娃们个个有出息了!大儿子有车了,小儿子有车了,大姑娘有车了,小姑娘也有车了!幸福、开心、满足感、自豪感,挂在满脸的褶皱里。

  我坐着老公开的车,不操心、不负累,时而欣赏沿途美景,时而与老公谈天说地,惬意无比。再多的东西,也不用像过去似骆驼一样地用背扛,现在往后备厢一丢,便可以驰骋天南地北。再远的路,也不担心脚磨破皮、腰疼腿无力。再大的雨,也不会像过去淋得如一只落汤鸡。再大的太阳,也能感到凉风习习,心怡身爽。啊,真是享受!

  可是,在这无尽的享受中,我又常常不自觉地怀想起那无车年代的情景……

  我的家,像一个灯笼一样挂靠在一个风光无限的半山腰上,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岭。那时候,在我的家乡,路的级别分为大路和小路。行人稀少的茅草路叫小路,路过的人多一点的土石路叫大路。我家没在大路边,得越过两道山沟才能到大路上,但是站在我家稻场旁的岔路口可以望得见大路。

  那些年,两只脚就是交通工具。但凡要放假了,但凡爹妈知道了我们回家的日期,或者估计我们有可能会回家,我家稻场旁的岔路口就会时不时出现一个身影,踮着脚,伸着脖子,向着大路张望,有时还用一只手掌平遮于眼部上方,以增强视力效果,让自己看得清一些,看得准一点。一天之中,三五七八次,十次二十次,不嫌麻烦,不觉累。当远远望见一个或几个人影,妈妈就在心中猜想:“这可能就是我家孩子回来了……”看着人影慢慢往前走,凭着自己对孩子们身材、步伐快慢的熟悉,妈妈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就是他们!”可是,人影走着走着,走到该分路的时候,那人影却继续朝前走了,妈妈激动的心,陡地失落。

  一轮失望,再来一轮,一轮接一轮。当终于看到人影从大路下到了小路,妈妈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就变成了一朵绽开的花朵。随后妈妈就沿着小道一路小跑,直到接上我们,然后帮我提上大包小包,一路嘘寒问暖地回家。

  直到进了家门,帮我们把东西放好,我们坐到椅子上,端上茶杯,妈妈这才安心地去给我们准备饭菜。

  假期总是很短暂,一晃就又要启程回单位上班了,当我们背上行囊走上小路时,妈妈就又站到了稻场旁的岔路口,因为只有这个岔路口才是望见大路的最佳位置。妈妈要用目光送我们一程又一程,要等到看我走上大路,然后又要一直看着我在大路上前行,直到那个越来越小的身影,从她的视线里消失。而我也是从离开家时起,就几步一回头,好多时候,都是两行眼泪伴着我穿过那两道山沟。妈妈舍不得我,我也不想离开妈妈。在大路上走了好远,我回头,还看见妈妈站在原地,随着我往前走得越远,妈妈的身影越来越小,后来就只能看见一个黑点了。

  妈妈回到屋里后,先擦泪,然后迅速去干别的事,以分散注意力。我家的房子与四妈的房子紧挨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四妈都看在眼里。每每这时,四妈都会过来陪妈妈聊天。

  现在日子好过了,家家都有了车,然而,妈妈的老习惯却没有改掉,她仍然常常出门张望,但妈妈现在不用到岔路口了,而是站在稻场边就行,因为路修到了家门前。妈妈现在也不是看人影了,而是看车。我们买的车是白色的,妈妈就专看白色的车。

  可是,白色的车太多,呼地来,呼地去,妈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一辆辆白车从她眼前疾驰而过。

  偶尔妈妈判断准了,一辆白色的车直接开上了稻场,开到了她身边。妈妈拄着拐杖,迎面就笑哈哈地说:“我昨天晚上做梦了,你们准到!真的还蛮灵……”

  陪妈妈聊过吃过,我们又要开着小白车离开了。小白车一溜烟就跑了,我除了在车子起步的时候可以朝妈妈挥挥手,就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三步一回头了。妈妈是不是还像过去一样站在路口目送我们呢?我想肯定是!只是现在妈妈那双老花的泪眼,盯着的是那渐行渐远的车……而我的心里,却永远定格着妈妈站在岔路口,那一道不断朝我挥舞着手臂的身影。(刘启艳)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