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恬 葛明亮
“你在考验期内表现不错,我院决定对你作不起诉处理。往后的日子,要遵纪守法,好好生活。”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励志园”的“知心奶奶”谈话室,该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检察官向17岁的小陈宣读不起诉决定书。一旁的蔡松英奶奶嘱咐小陈:“回去后遇事多和父母商量,也可以随时找我聊天谈心,奶奶永远是你的朋友。”小陈点点头,在检察官和蔡奶奶的目送下走出谈话室,踏上回家路。
小陈是“知心奶奶”谈话室接待的第39个孩子。2024年,小陈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机关作附条件不起诉处理。接受帮教期间,小陈情绪波动很大,成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我院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检务管理系统数据,我们发现小陈情绪不稳的症结在于亲子关系破裂和自我价值感缺失。”为此,检察官将小陈送到了“知心奶奶”谈话室。
在“知心奶奶”谈话室,蔡奶奶没有急于向小陈追问案情,而是递上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22年来她帮扶过的少年故事。“你看,这个孩子曾经打架伤人,现在成了外企的主管;这个姑娘是个孤儿,现在已经上了大学……”随着小陈一页页地翻动,蔡奶奶详细介绍笔记本记载的故事。小陈突然哽咽道:“奶奶,我爸妈总说我这辈子完了。”蔡奶奶轻拍他的手背:“只要真心想学,都来得及,笔记本上的这些孩子就是你的榜样。”
蔡奶奶凭借多年青少年志愿帮扶工作的经验,迅速打开小陈心扉。她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检察官反馈:“这个孩子的情绪问题来自家庭,他一直活在父母的负面评价中,找不到自我价值在哪里。”这场“代际对话”也印证了检察官在办案和社会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为了化解小陈和父母之间的隔阂,检察官和蔡奶奶带他来到“励志园”植物疗愈基地,共同认领、照料植物,让他在满目绿色中接受熏陶、修复心理、平复情绪。眼见小陈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改善,检察官和蔡奶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们既要关注他的家庭关系修复,也要想办法帮助他融入社会。”蔡奶奶和检察官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他们的引导下,小陈开始投身公益,用行动反哺社会。他定期前往福利院,为困境儿童阅读绘本,与孤寡老人聊天;他参加图书馆义务劳动,协助整理书籍、分类上架;他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清理街道垃圾、参加社区植树。在这些活动中他逐步找回自信,学会负责与担当。
“励志园”亲子活动日当天,小陈的父母看到他专注干活的模样,忍不住热泪盈眶,感慨道:“没想到我的孩子也能这么好。”
蔡奶奶是全国知名志愿组织“知心奶奶”的一员,“知心奶奶”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疏导和困境儿童帮扶工作。上文提及的“励志园”是崇川区检察院倾心打造的青少年观护教育基地。基地建立后,该院在帮教涉罪未成年人中发现,仅凭“检察官+司法社工”的帮教模式,难以全面破解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缺失、重新融入社会困难等问题,便主动寻求社会力量支持,聘请多名“知心奶奶”担任特邀检察官,并在“励志园”里设立“知心奶奶”谈话室。
小陈的故事背后,是崇川区检察院的“法律约束+情感引导”立体化帮教模式的探索。“知心奶奶”以独特的亲和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涉罪未成年人建立情感链接,为他们提供精神支撑和人生指引,这种情感引导弥补了法律刚性约束的不足,成为检察机关帮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截至2025年2月,该院联合“知心奶奶”团队已成功帮助39名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其中5人复学、10人稳定就业。在蔡奶奶看来,未成年人保护光靠哪一家都不行,“检察机关搭台,我们唱戏很有必要,共同奔赴,形成合力,孩子们一定会更好。”
“‘知心奶奶’这样的志愿团队是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更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力量加入。”检察官说。目前,崇川区检察院正在积极整合区域力量,联合民政、团区委等多部门入驻全新改造升级后的“励志园”,与区妇联共建家庭教育指导站、开设亲子课堂,联合人社等部门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除了“知心奶奶”,政法老干部中的“大手拉小手”志愿者、爱心企业等一批优质社会公益资源也被“链接”到“励志园”这个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同心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