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一毫不妄取”的刘恕
2018-08-27 09:26: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初,司马光收到一件特殊的包裹,打开一看,竟然是自己的一件旧棉衣。睹物思人,司马光不禁老泪纵横……

  熙宁四年(1071年),司马光离开开封到洛阳任分司西京御史台。不久,他的学生和助手刘恕也请旨,和司马光共商编纂《资治通鉴》。正值隆冬,刘恕单衣北上。师生相见,司马光见到刘恕竟然一身单衣,立即取出自己的旧棉衣给刘恕披上。刘恕不便推辞,只好先披在身上。后来,刘恕南归刚走到半道上的颍州,就脱下这件温暖的棉衣,托人捎还给恩师司马光。不久,刘恕就因风寒患上风湿病。几年后,刘恕病情加重,不幸早逝。司马光痛心不已,评价刘恕“生活清贫,为官清正”。刘恕经常说:“人活在世上,就像客人住旅馆,离开旅馆时不能带走旅馆的任何物品,岂能接受别人的馈赠就随意带走?”刘恕的言行,正合《宋史》对他的评语:“一毫不妄取于人。”

  一般人看来,退还他人的贵重物品尚可理解,但刘恕退还的却是一件不值钱的旧棉衣,何况还是自己恩师的,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刘恕是司马光主持科考时亲自选拔的人才。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十八岁的刘恕参加进士科考试。恰巧,司马光任贡院点检试卷官(主管审核阅卷的官员)。试题是从《春秋》《礼记》中列出二十条题目,刘恕答题精准而有见地,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官大为惊异,擢为第一名。发榜之时,揭去糊名弥封,考官们才知道名列第一的答卷是出自刘恕手笔。司马光非常赞赏才子刘恕,刘恕也久仰司马光这位前辈,师生二人遂一见如故。连续科考多场,刘恕过关斩将,进士科成绩也列为高等,发下国子监试讲经义,成绩仍是第一,仁宗遂赐他进士及第。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奉诏编修《资治通鉴》,并且组建史局(编纂史书的班子)。司马光向皇帝奏请:“朝廷之中的研究机构(馆阁)文学之士很多,但是专业精研史学,唯有和川令刘恕一人而已!”英宗准奏。于是,司马光如愿以偿地荐得最得力的助手。果然,刘恕博闻强记,正史之外,小说、杂记也无所不览,浩如烟海的史料对于他竟然如数家珍。每当司马光遇到难以取舍的史料,必定要交给刘恕研究整理。刘恕编书期间,经常加班到半夜,只能吃点剩饭残羹;夜里躺下,还在思考编书中的问题,经常彻夜不眠。他对司马光一直坚持敬行门生之礼。司马光评价他们的关系:“我得到刘恕,就像两个相依为命的盲人一样。”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刘恕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七岁。刘恕去世六年之后,《资治通鉴》才得以最终完成。司马光率史局同僚进呈该书,奏章之末仍然特别加署上“同修秘书丞刘恕”的名衔。

  《资治通鉴》通篇贯穿着“修身立德,戒奢崇廉”的编辑思想。这也正是作为同修和“全局副手”刘恕的毕生追求。刘恕为人廉洁刚直,从不和人谈论是非,很有其父之风。其父刘涣,与欧阳修既是同乡,又是同年进士,更是好友,初为县令,后归隐山林,在庐山种蔬自给,淡泊明志,享有盛名。欧阳修十分景仰他的气节,专门作诗《庐山高》加以赞赏。刘恕曾当过巨鹿主簿及和川县令,史书说他为官严格执行法令,严格要求部属,关爱孤寡老人,严厉打击当地豪强恶霸,“纤细曲直,可为后世法”(就连处理的细小问题,都能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当时精明强干的官员都自叹不如。他为人处世坚持当面批评,对就说对,不对就说不对,“议其得失无所隐”(评议官员功过从不隐晦)。他对善良之人就像亲兄弟,而对奸邪之人则如有深仇大恨。他家境贫寒,但为官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

  刘恕历任婺源县令、和川令,官至秘书丞。因患风湿病,他右手右足偏瘫,仍然坚持修书不辍,最终因公殉职。他在协助司马光修史时,所有天文历法、地理方志、官职文书、世系家谱,乃至历代的公文都取来与书稿相互对证。为了查阅资料,他经常奔波数百里,亲自去藏书之家,借阅手抄,几乎废寝忘食。得知时任亳州知州宋次道藏书丰富,刘恕就特意绕道来到宋家借阅。主人见贵客临门,就置办酒席准备款待刘恕。谁知,刘恕却严厉批评热情好客的主人,说:“难道我刘恕就是冲着你这些美味酒食而来吗?这些名堂特别耽误我的正事!”他让主人把美食全部撤去,把自己独自关在书房,夜以继日边阅读边抄写。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天,刘恕将主人的藏书全部查阅抄录完才离开。因为操劳过度,他自此患上眼病。宋代大文家学苏轼曾赋诗称赞刘恕“十年闭户乐幽独,白金购书收散亡”。这或许是对刘恕风采的最生动写照。(王丹誉)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