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从上海之根的松江到城市之根的上海老城厢,上海悠久的历史文脉令人感慨。
松江古属孙吴,又称云间,于唐中期设华亭县。孙权封陆逊为华亭侯,华亭县因而得名。元代松江地理位置更趋重要,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华亭府改为松江府。
上海老城厢是当代上海历史的发祥地,南宋时期逐步形成市镇。华亭县升格为华亭府不久,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修建上海县城墙,在大境阁古刹仍留有当时城墙遗址。
自三国时算起,松江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上海历代廉政名人辈出,这些名人不但以其清正廉洁的精神激励世人,而且大都留下不俗的事功泽被后世。
松江作为上海之根文风悠长,自孙吴陆逊始,历代名人辈出。仅明一代就有创设“馆阁体”的沈度,撰写《明日歌》的状元钱福,号称“吴中草圣”的张弼等。沈度因书法精美,被明成祖喻为当世之王羲之。钱福撰写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学习与工作。张弼出任江西南安太守政绩卓著,回乡后别无所带,除了书籍只有石条一块。该石被称为“廉石”,廉石现存于松江醉白池公园。
元代设上海县尤其是明代上海县修建城墙后,上海县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县内逐步出现一些名园,其中豫园为突出代表。豫园为潘允端为孝养其父潘恩所建。潘恩清正廉洁,为民请命,力压藩王,后升任左都御史,因事被令致仕。因潘恩而建的豫园诉说着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展现着中国传统的优秀园林文化。
上海历代廉政名人,不仅清正廉洁,更具有济世为民的情怀。明代叶宗行是其中代表。明初上海水患严重,明成祖派户部尚书夏元吉至松江治水。松江人叶宗行向夏元吉献“治水大略”,即因吴淞江旋疏旋塞建议弃吴淞江故道,而重点疏浚拓宽范家浜,将太湖水疏导出海,重点加强黄浦的排水能力。正是按“治水大略”,将黄浦拓展为黄浦江,不但有效治理了水患,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上海地区河网格局,黄浦江成为上海的母亲河。叶宗行的建议及其亲力亲为,泽被后世功莫大焉。因治水有功,叶宗行被破格任命为钱塘知县,在任上廉洁奉公,被称为“钱塘一叶清”。
外来任职者中,嘉定知县陆陇其尤其值得一提。康熙十四年(1675年)陆陇其担任嘉定知县,任上励精图治为民请命,“惠政不可胜记”,但因不为江宁巡抚慕天颜所喜而被因事解职。陆陇其被免职后,嘉定俞鹤湖为其题诗赞其为“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陆陇其去世时康熙帝并不知道,后康熙帝欲任命陆陇其为江南学政,因其去世不得不作罢。雍正帝令陆陇其从祀孔庙,有清一代仅有三人从祀孔庙。陆陇其不仅是廉吏的代表,更是文才优长品行杰出的代表人物。
在当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推进不想腐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古代廉政名人事迹,以古鉴今,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敬仰先贤、传承美德,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刘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