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到要弘扬“蒙古马精神”。前不久,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傅锁根所著《蒙古马精神》一书再版,在绿草如茵、牛马成群的季节,本报专访了该书作者。
在感动中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说:“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儿,但耐力强、体魄健壮,希望大家要有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作为一名长期在内蒙古生活和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傅锁根深受触动。“蒙古马精神”是对草原人民的嘱托,更是对全国人民的激励。在他看来,对“蒙古马精神”的理解离不开蒙古马自身的特性。“蒙古马精神”中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核心要素就源于蒙古马的固有特质和奉献精神。聚焦“蒙古马精神”,审视“蒙古马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内涵,为共圆伟大中国梦尽些许绵薄之力,是他创作的初衷。
傅锁根回忆,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生在蒙古马身上的无数鲜活事例让他从心灵上受到震撼。一曲广为传唱的《蒙古马之歌》生动讴歌了战马对主人的深情:“护着负伤的主人,绝不让敌人靠近;望着牺牲的主人,两眼泪雨倾盆。”著名蒙古语史诗《江格尔》中,英雄洪古尔的坐骑用马尾击翻有毒的酒杯,挽救了英雄的生命。蒙古马体魄强健、刚烈剽悍,但对主人却无限忠诚,甚至不惜以自我牺牲来挽救主人生命;近代史上“马蹄踏处坚城破、战刀挥舞鬼神惊”的内蒙古骑兵师的英雄事迹……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劳作中,每一个事例都深深感动着他,时时鞭策着他。
随处可见“蒙古马精神”
傅锁根认为,“蒙古马精神”的形成既是文化的积淀也是文化的创新,我们倡导和弘扬“蒙古马精神”,梳理和挖掘“蒙古马精神”的深刻内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将“蒙古马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其在实践中焕发出生命活力。
傅锁根谈道,额济纳旗牧民为航天事业无数次搬迁,是“蒙古马精神”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成功飞向太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实力不凡的航天强国。1958年,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在位于居延弱水河畔的额济纳旗建设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东风航天基地,也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做出决定,额济纳旗向北迁移140公里,以支持国防建设。从此,额济纳旗300多户、1400多名蒙古族牧民开始了长达8年,数易其居的生活,让出近4万平方公里的家园。这些牧民踏遍了额济纳每一寸土地,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如果草长得不好,水不能饮用,就重新寻找新的居住地。虽然牧民们几经周折,但还不忘关注国家航天事业的最新动向。因为这片航天基地是他们的故土,有他们寄予航天事业的厚望。如今看到祖国航天事业日益繁荣,牧民们感叹:“航天事业在那里发展进步,我们搬得再远也值。”
在傅锁根看来,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是“蒙古马精神”的典型模范。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是内蒙古大草原上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他们从草原深处走来,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鲜花的芬芳;乌兰牧骑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成功实践者,他们从人民文艺的熔炉里走出,有力度、有温度、有气度,讲述着草原故事。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70多年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经验表明,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蒙古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更加需要我们做“蒙古马精神”的真正践行者,保持吃苦耐劳、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使草原文化更具时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傅锁根谈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就在于凝结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在傅锁根看来,蒙古马不仅是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代表。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相互渗透,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蒙古马精神”与草原文化的核心内涵相结合,使草原文化更具有时代价值。“蒙古马精神”经过历史的沿袭已经融入边疆人民的血脉中,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中,它不仅仅属于内蒙古大草原,更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世界,是“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傅锁根认为,提到“中国精神”,我们必然要问何为“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不二回答。“蒙古马精神”既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又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既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品质,又契合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特质,丰富了“中国精神”的谱系。(张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