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武陵春山
2025-02-07 09:32: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

  武陵源的春天,踩着半山腰的云朝我靠过来了。迎风摇曳的野花,面露笑靥,就在我脚下的峭岩边绽开。百龙天梯徐徐地向绝顶攀升着,将一帧帧春天的剪影送入我相机的取景框里。春之美在群山之巅是藏不住的,无论是壁立千仞,还是奇峰罗列,春花的色泽都掩映在视野之内的绿丛中。那是缀满春枝的桃花吗?绕不出桃之夭夭,在云雾缭绕的溪畔沐浴着缕缕春风。那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吗?离不开叠叠金黄,在连绵起伏的山坳里散发着阵阵清香。

  我站在全景观光的天梯上,任由人间春色扑入眼帘。那悬崖边的菁菁野草,岩缝间的粉红小花,怪石中的苍翠青松,孤峰上的参天古树,与群峰为伍,日月相伴。那望不到边的茫茫林海,与流动的漫漫云海,绿白相间,你抱着我,我拥着你。那大大小小的奇峰,惺惺相惜,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合奏出春天的交响乐章。此情此景是何等的诗情画意,竟让我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象。

  遥想当年杜甫登山望岳,若要登上泰山之巅,恐怕是要付出极大的辛苦。而我就有点“偷巧”了,听当地友人老彭说,我若是沿着山间小路登顶,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而乘上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全景观光电梯——百龙天梯,可是少走不少“弯路”。天梯垂直高度为335米,等同于111层楼的高度,一分多钟就可把我送达峰顶,妥妥“弯道超车”的感觉。现代科技的进步,诸如登山电梯和空中索道,给想要“凌绝顶”的人们带来诸多方便。

  “刘老师,看到了吗?”老彭手指窗外的一片绿色簇拥的村庄说:“那就是您问过的‘空中田园’了。怎么样?挺美的吧!”

  “太美了,果然名不虚传。”我情不自禁地按动着相机连拍快门。那一定是土家人在云朵里的美丽家园了,万山苍翠之中,有一片不规则又相对平缓的旷野,缠绕着茂密的山林,远看像是一座染绿了的静湖。在那片绿色里,有一小块油菜花开了,像块黄手帕铺展在“静湖”之上。再往细瞧,顺着几缕袅袅炊烟,我寻觅到树林间的青墙黑瓦和一片葱茏的梯田,那就是土家人世代生活的村寨吧。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东晋大文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此文写到的“武陵”,虽非此武陵,但就隐居环境来说,张家界的武陵与之不但有一拼,还有几分胜出的感觉呢。

  天梯还在攀升,“空中田园”与我渐行渐远,仿佛飘浮在半空中,隐匿于武陵源深处。这座土家寨子就坐落在天子山盘山路边的台地上,云雾缠身,流泉绕舍,人若置身田园,与登上彩云端无异。田园周遭有数十座奇峰错落守护,人称“神兵聚会”;田园之下是万丈幽谷,陡崖林立,岩峰形如刀切,势若长矛,直插云端。畅想一下,生活在如此胜境中的“空中田园”,是不是有种“生在凡尘也胜仙”之感呢?

  二

  武陵源是由上千座陡峰组合而成的奇幻世界。这里的植被挤在岩缝里,倔强地伸出“手臂”拥抱着春天;这里的怪石出没在半山腰,傲娇地摆出各种姿态呼唤春天。那生命的绿色,以不同的本色出镜,它们也许与大自然共处了成百上千年,只有经受了无数次风霜雨雪,承受了无数场山崩地裂,方能锻造出如此坚韧不屈的个性。我的目光定格在一座悬崖峭壁上,一棵苍松孤零零地长在岩缝中,周边甚至看不到一丝绿色,但它仍旁若无人地挺起高傲的身躯。这儿的峭顶可能连苍鹰都飞不过去,过往的云朵都要弯下高贵的腰。只有它可以年复一年地沐风雨、吸云雾、笑冰霜……

  开阔的山野台地,春草如茵,茂林修竹,游人穿梭于幽径深处。我站在悬崖边上的观景台,俯瞰八方春色,可见溪水绕峰,飞流而下,叮咚作响;可望山谷幽深,云雾弥漫,野花初绽;可观古树参天,苍劲挺拔,龙盘虎踞。老彭告诉我,这里人称袁家界的后花园,是武陵源的核心景区了。我们乘的百龙天梯,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袁家界、天子山和金鞭溪连为了一体。我愈发叹服大自然的神奇,这般天然去雕饰的风景,也只有靠老天爷的鬼斧神工了。

  沿着袁家界后花园的曲径,我穿行在竹林里,林缝里偷偷绽放的野花盈盈含笑,似乎笑我少见多怪。竹林外有数十座小巧玲珑的石峰,构成一片小小的石林,与周边的野生山林相映成趣。再往前走就可见两个斜圆状的“月亮门”,是由崩塌的石壁巧合而成。人置身于此,宛若坠入仙境,难怪这后花园也成了当年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取景地,举目望远山峡谷,绿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眼红。这天作之合的美景,没有半点人工堆砌。

  在武陵源的奇峰峻岭之中,一丛丛盛开的杜鹃花,掩映在石壁危岩之上,红得如火,粉得如霞,白得如雪,宛若点缀在岩缝中的一颗颗玉石,晶莹耀眼。一缕春风拂过,杜鹃花陪着缭绕的云雾,一道轻轻摇曳,仿佛能触摸到天地间的灵气。置身于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怀抱里,我沉醉其间如梦似幻,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味道,还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千岩万壑赏山花烂漫,万绿丛中观人间风情。

  武陵源的春光山色不光出自于静止的自然元素里,还出自灵动的花鸟鱼虫间。后花园的花蝴蝶扇动着轻薄的翅膀,翩然落在绽放的野花丛中;天子山上的小松鼠支棱起小耳朵,灵巧地蹦跳于苍翠的松枝上;黄石寨的小蚁群卖力地在树下爬行,身后泛起了一点点裸露的黑土;金鞭溪的小鱼儿甩动着小尾巴,惬意地游弋在溪水间……人与自然就这般和谐地相处着,共享着春日的美好时光。

  我顺着石阶往下行,路边山林里蹦出来好多野生猕猴,或在树丛里活蹦乱跳,或慵懒地晒着太阳。我还看到有一小猴骑在了老猴的背上得意地看着我给它俩拍照,红红的脸上转动着黑黑的眼珠,调皮中还藏着几分得意。就在这时,不远处一阵骚动,扭过脸一看,原来有位女游客在拍风景时,放在木栅栏边的小挎包让猴子抢去了,眼见那“刁猴”一脸得意地坐在石岩上,熟练地拉开拉链,翻找里边的食物,先是剥开了一根火腿肠,不紧不慢地品尝着,还顺手将包里的一支唇膏扔进峡谷。女游客隔着木栏杆,急得团团转,猴子却若无其事地嚼着美味,直到工作人员来了才帮忙解了围。

  三

  我等沿木阶山路,直奔不远处的兀岩顶平台,圆木栏杆两侧,一路野草如茵,一路野花绽放。站在观景台上,望周遭山峰,其危峰奇壁的造型已远超人类的想象:或平若石桌,或尖似宝塔,或俏如楼阁,或形犹巨伞……我从指示牌上得知,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迷魂台了。迷魂台何以得此名?我不大了解,但确实把我的“魂”迷住了,迷在了云海之畔,迷在了神峰仙石,迷在了幽崖深谷,迷在了绿野仙踪。我想有这般秀美景色,又逢春日,我若一天之内晨观日出,午瞧云海,晚看夕阳,那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体验啊。

  想起昨天,在武陵源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我们游了“十里画廊”。原以为是看画展,谁知却是一幅幅以蓝天为背景的天然山水画。青山翠谷间,一朵朵樱花次第盛开,一束束野花竞相绽放,一条条小溪潺潺流淌。不过,这些还只是衬景,真正的风景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群峰意象。那些由山间不同岩石形成的立体画卷:像迎面所见的“寿星迎宾”,像栩栩如生的“夫妻抱子”,像活灵活现的“三姐妹峰”,像呼之欲出的“采药老人”……都让我在老彭的引导中寻找到了答案。十里画廊,十里风景,是大自然的刻刀,在峰岩中造就了似人、似物、似鸟、似兽的奇异造型,是春风的魔力,为三千奇峰染上了万点葱茏。

  在迷魂台,我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在孙女的陪伴下,那安详而快乐的样子。他孙女让我给他们祖孙二人拍张照片。他俩背依群峰,面朝云海,那女孩站在拄着拐杖的爷爷身旁,一手挽着老人的胳膊,一手比了个剪刀手。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感动了,爷爷笑得皱纹开了花,孙女笑得一脸绯红。有多少美好都收入了镜头里,不光有风景,还有爱。春光虽美,春山虽好,但也要亲眼目睹,方有感悟。想必老人家之前一定不曾来过这儿,否则女孩也不会带爷爷来冒这个风险,登临绝顶,也许只为了却老人和孙女的夙愿,但祖孙二人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啊。

  想想也是,人生就是一次攀登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高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野。当然人的精力和体力各有不同,不能奢求每个人都有能力攀爬珠穆朗玛峰,但登上袁家界的绝顶总该是可以的吧。我不过一凡人,能登临此山就是一个挺好的选择了。这也许就是我所能看到的最美的一道风景:时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时而云淡风轻,玉宇琼楼;时而小桥流水,绿潭悠然……

  武陵春山,陡峰连着陡峰,峭壁连着峭壁,那缭绕云雾,就飘浮在我脚下,紧紧挽住了我那并不遥远的春天的梦。

  编辑:朱梦莹  

上下篇导读

 · 书香列车
 · 我这二十年
 · 又是一年春联时
 · 瑞雪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