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关于加强河道治理的几点建议
2020-11-12 09:00: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奋斗目标,集长江三角洲沃土和里下河腹部平原于一身的姜堰,地理位置特殊,保护水生态环境责任非同一般。但近两年来,笔者在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时发现,当地依然存在畜禽粪便直排河道、农村污水处理率偏低、河道污染治理不及时等实际问题。基于所办理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笔者就推进紧密关联长江生态环境的里下河河道保护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巡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管。负有水环境属地保护职责的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河道监管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河道巡查,力求第一时间制止河道污染行为并迅速跟进整治。在夏季等易发生河道污染的时段加密巡查频次,真正保证河道污染问题少发生、早发现、快查处、重治理。

  规范养殖行为,杜绝废物直排。相关部门通过有力有效的整治举措,从根本上规范辖区养殖行为,并把养殖地点的规范作为重中之重。对存在污染问题的养殖户,一手抓查处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指导一手抓补牢,坚决杜绝废物直排,积极引导入轨升级,堵死污染河道的漏洞。

  推进污水处理,依法保护水体。由担纲污水处理职责的具体部门统筹推进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依法保障已建成的设施有效运行,确保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坚持把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和资源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做优。

  强化智慧支撑,提升保护能力。在巡查中注重引入科技手段,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切实提升河道污染线索收集水平。借助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等智能化设备,强化发现河道污染问题的能力,提升巡查工作效率和质量,力求监管工作抢先一拍。

  重视法规宣传,引导全民护水。从根本上夯实长江大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要通过落实制度加以规范,也要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在重点监控位置安装宣传播放器、畅通举报渠道等多种方式,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大力提升全社会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张美薇)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