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儿时的味道
2019-06-20 15:27:00  来源:检察日报

  夏国伟

  前段时间回老家,没想到,几味野果子,竟勾起了童年的满满回忆。

  西南雨水充沛,在茂林深处,藏着一种让人神往的野果子,不知官方称谓,反正被我们叫作“茶片果”,单凭这个名字就暴露了它的形状和味道。茶片果长在野茶树上,处于新芽树端,模样有点像某撮茶叶嫩芽塑化后长成的,颜色开始呈绿红色,味涩口,只有当红色渐褪,白色渐起时,融着茶香的清甜才会跃上舌尖。

  这味道,文字没法描述,只有当你摘下一片放在嘴里,闭上眼再咬上几口才能感受,美味往往都是藏在最深处,茶片果自然也不例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纷纷、欲断魂,符合大人们悼念先人的心情,但却不能完全反映小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清明节放假,对于孩子们而言无疑是令人期待的消息。临近放假,端坐在小板凳前听班主任不厌其烦地讲安全事项,身在课堂,心却早已放飞到农村的山川田野里。一声“下课”,来不及背好书包,已拔腿飞奔在长满野草的田埂间,连耳边贯起的风都是放假的好消息。

  小孩子对于春夏之交的热爱是大人们无法理解的。

  每逢清明时节,大家族的人都会组织去很远的地方祭祖,而这完全就是孩子们撒欢的好时机,一路上翻山越岭,大人们眼中是拜祖寻根,小孩子们眼中就是这山中的野味。

  在祭祖路上,心思永远在身旁经过的崇山峻岭里,他们就是大人眼中那个心思不在走路的小孩,一路上,先盯上的是野茶树,然后目光迅速在枝丫上环顾,一旦发现有异于叶片的白色物体,立马扑向树枝。野生蛮长的山林哪能那么容易让人靠近,脚下的蕨类野草像是故意阻挡摘果子的孩子,每走一步都蹒跚佝偻,大人们见了都会跑来帮着这群小屁孩儿去摘挂在树上的茶片果。双手捧着茶片果的孩子,像获得了珍贵的宝贝,生怕自己的一个趔趄摔掉了这来之不易的美味。

  这个季节的美味,除了这个令人神往的茶片果,当属“刺泡”,因为是方言,我还专门到网上去寻了它的学名,一看图片是呈心形、短绒毛的红色小果子,就认定了它是蔷薇科的“覆盆子”。

  刺泡对于儿时的我们而言更是毫无抵抗力的,绿色的叶片藏着锯齿状的小刺,顾名“刺泡”,正如它属的蔷薇科,果子藏在刺里,如玫瑰一样诱人又充满危险。

  在荒坡旁,在水田边,刺泡生长的地方总不是那么平坦,正因如此,采摘刺泡的经历就成为儿时宝贵的回忆。

  我们家门前不远处的梨树下,就长着一丛茂密的刺泡树,大人们知道这是小孩儿们的美味,在耕田清理杂草时故意将它们存留了下来,待到四月渐末,绿叶里开始显出些许红点时,就是大快朵颐的时刻。

  把草帽倒立过来,就是装刺泡果最合适不过的工具了,因为刺泡长在水田一侧中间,从上边蹲着摘不着,田里又有吸血虫,所以我们只能全身紧贴着地,缓缓向刺泡前沿阵地滑去摘,悬在水田边,颤巍巍地伸手去采摘藏在丛中深处的红色果子,这时,诸如“啊~”“呀~”的惨叫声就免不了会上演了,保护刺泡果的刺如同城墙的卫士,严实地守卫着我们舌尖上的美味。当然,如果在此过程中,手臂划的血迹又或者是衣袖裤子上的挂痕太明显,在父母那里,一顿责备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刺泡酸甜可口的诱惑下,像这样的小伤小疤就算不上什么了。

  这个季节,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的美味是无穷的,除了祭祖途中采摘的茶片果、水田边蜇人的刺泡,剩下的,就是满树乌黑的桑葚了。

  我们家旁边的地里就有一棵桑树,每年春末夏初时节,就是吃桑葚的时候了,而它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挂在树上摘桑葚,满身被毛虫叮咬后,大块大块的红色脓包奇痒无比的滋味,只有在那个时候才后悔没听大人爬树前的叮嘱。

  然而,毛虫叮咬的滋味稍有好转,大口大口往嘴里塞桑葚的我们,吐着紫黑色的舌头,笑声又在田野间回荡。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我们在忙碌中品味儿时的味道,追寻溢出的时光。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检察院)

  0

  编辑:淮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