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跃辉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米是需要柴的燃烧之后才能被煮成饭。这是柴的重要的地方。
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的主要事情之一是去弄柴火。四川人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四川的竹子随处可见,竹叶也是四季都掉的,于是我们每天都到竹林用耙子来抓竹叶。竹叶好烧,但不经烧,一大堆竹叶要不了多久就被灶眼吞没了,很多时候饭还没有好,我们又急忙到竹林去抓竹叶。想到灶里快没火了,这边竹叶又没多少,心里那个急啊。
所有能烧的,都被我们当成了珍宝。比如麦秆、稻草、油菜杆、黄豆荚、绿豆杆等等农作物,但还是不够啊,于是我们经常到山上去弄柴火。大人们主要是修剪树枝,其实就是砍,比如柏树枝、桐树枝、青杠树枝等等,可怜的柏树经常被砍到只剩树尖了。
我们小孩子到山上去弄柴火,一半是玩,一半是干活。先漫山遍野地疯跑疯玩,太阳快落山了,赶紧把那些茅草、不知名的野草不分青红皂白往里面塞。很多时候,背篼下面藏的是半青半黄的树枝和茅草,拿回家,晒上一些时日,干了也是可以用来烧的。枯枝败叶总是少的,再加上我们贪玩,等我们去找的时候,已经被勤奋的人们先弄走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镇上开始流行烧煤。父亲买些回来,先拌上些黄泥,将它们凝在一块,然后下面是柴火,上面盖一层煤炭,由于担心烧不着,一边的风箱赶紧拉着、吹着,于是炭在我们的努力之下,熊熊燃烧了。和竹叶等比起来,这家伙很耐烧,一顿饭用不了多少炭。于是大家都想烧炭煮饭,但要拿钱去买。这很无奈,因为我们大家最缺的就是钱啊。
不管怎样,煤炭作为柴的替代品迅速流行了起来。那时三叔和幺叔还年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到别人家里参观回来,居然做了一个蜂窝煤灶,并且把煤还做成了蜂窝煤球,试验后很成功。那时候爷爷还在山上的养猪场养猪,几天后回来看见两个小儿子的杰作,他不是表扬和惊喜,而是几锄头就把这个蜂窝煤灶给挖掉了。我和三叔、幺叔在一旁急得眼泪都出来了。但有什么办法呢?爷爷边砸边骂:家里没得钱去买煤,你们这些败家子,这么小就晓得看啷个舒服,好耍,以后长大了看你们怎么办啊?
结果这两个“败家子”一个上了大学,成了吃国家饭的人;一个南下打工,如今成了一家工厂的厂长。爷爷的担心明显多余了。
后来我到了城里,看人家用的是柴油灶,一点就可以炒菜煮饭了。再后来,有了煤气灶,按下开关就着火了。与此同时,电饭煲出现,插上电源饭就做好了,太方便了。
我的家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县城就用上了天然气,一个管道解决了柴火的问题,就像自来水似的,我理解成自来气,实在是方便极了。
现在我回家,家里山上的柏树十分茂盛,茅草多,竹林的竹叶厚厚的一层,没有人去管它们。因为就连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天然气,谁还去弄柴火啊?
当然,老辈人还会去弄一些回来。他们觉得那些枯枝败叶不弄回来可惜了啊!父母亲现已70多岁了,他们在县城和乡下两头住。他们回乡下的理由之一是,看看老屋,尝尝柴火煮的饭,香一些。短短几十年时间,柴火饭如今成了大家心中的香饽饽,我有些恍惚。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崔健的老歌还萦绕在耳边,那已经是30年前的歌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