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第二十条》:铁肩担正义 正义为人民
2024-02-28 15:53:00  来源:正义网

  2024年2月21日下午,我去观看了电影《第二十条》。影片中老百姓关于朴素的价值追求、直接的正义表达引发了我的深思。“公平正义要付出代价,但这个代价让谁来承担?老百姓吗?”演员雷佳音最后那段独白让我不自觉地想起入党誓词中那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当我们面临选择困难的时候,如何才能站对站稳出发点和落脚点?

  女儿春节假期看《第二十条》时,我没有陪她,既是那天有点事情被耽搁了,也是内心对这个电影上春节档有点发怵。我是检察官,知道电影演绎的是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上学时做案例分析对这个条文展示过多少自以为是,工作后就对这个条文的适用产生过多少极致拉扯。作为普通老百姓,春节祥和也是我朴素的追求,我有点害怕电影会在喜庆的日子带给我悲伤。

  女儿回家后在网上搜了一段视频节选,是检察官韩明在给张贵生拉他看故意伤害案当日的视频,分析他的行为从见义勇为、到正当防卫、到故意伤害的分节转段,女儿问我:“你们办案会这么分节讨论一个人的行为性质吗?”我说:“是的。”女儿很不解:“办案是上帝视角吗?你记得你批评我的时候,也会因为我的不配合而变得情绪失控、言语失和吗?比较短时间内一个人受情绪支配的行为真的可以区分出那么多性质不同吗?”我女儿是未成年人,她的问题,我沉思了很久,给了一个不知道她明不明白的回答:“影片中的案例原型我们都耳熟能详,也做过很多学习讨论。我们办案有上帝视角,因为需要站在更高视野去做理性判断;我们办案也有感同身受,因为办案人员本身就是普通人。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交锋,才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逐步明晰方向。”

  影片中的王永强案、张贵生案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影片中金句迭出,感动了很多人。我走出影院时,突然对“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如我在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难道不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吗?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在繁琐的办案工作中,如果有触动,请不要忘记,那是我们变得更好的起点。法律工作不仅是学识增长、逻辑的较量,也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升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案卷中摸爬、在先例中遵循,我们会从一个生手锻炼成一个熟手、快手,但不见得能够成为一个“高手”。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需要我们有突破惯性思维、做法的勇气和能力。影片中张贵生案让韩明产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的触动,他才思考了王永强持剪刀捅人是出于对当下和未来的恐惧;儿子、张贵生的女儿、娟娟三个未成年人,让韩明产生了“要将一个怎样的世界交给孩子”的触动;大学期间韩明暴击猥亵吕玲玲的人,宁肯被刁难也决不道歉的坚持,触动了吕玲玲一生追求正义的执着……触动,是我们学识、情感、良知的激发,是我们自我认知、自我修正的切入。职业法律人的一生,能记住的案子并不多,但触动过我们的,都将铭刻脑海,成为我们遇到类似情形的校正,因为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所以,请珍惜每一次触动。

  在激烈的控辩对抗中,在反复的重申强调中,如果有反对,请不要恼怒,那是我们检视自己的明镜。检察官的工作,总是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不一定有道理,但我们不听就会变得很没有道理。办案不是想当然,个案也总有个案的特别,所以我们才有“办案亲历”的要求,每一个细节的不同,都有可能影响案件的走向。影片中,如果不是对王永强一家遭遇的了解,检察官无法体会王永强的恐惧,王永强的一句“我认罪”可能就为审查工作画上了句号;如果不是张贵生和他女儿反复的不解、发问,韩明会捧着那一堆“先例”,自动跳过对刑法第二十条的思考;如果……长年的办案,我们慢慢形成了思维定式、肌肉记忆,我们连翻案卷的频率可能都趋于一致,不同的意见、反对的声音,才有可能在我们脑袋里产生一声脆响,给出一个警醒,让我们查明、论证、推翻、再查明、再论证……做到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在不同的意见表达中,在多重的利弊权衡中,如果有坚持,请摆正价值,那是我们选择正确的基础。影片最后的字幕中,张贵生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这是一场正义的胜利,也是韩明检察官的自行反省、自揭伤疤、自我革命。司法工作有时候要做选择题,而且是两难的选择,站稳人民的立场,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影片生动地告诉我们,一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上帝视角和当事人视角可能不会得出同一结论,对错的判断往往会夹杂利弊的取舍,摆正价值,才能作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选择,才不会将追求正义的代价转嫁他人,在情与理、公序良俗与法律法规的平衡求索中,传递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最朴素价值期待。

  作为一名检察官、法律人,我们的昨天总有遗憾错漏,我们的今天还要担当坚守,只为不负明天的梦想追求。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