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我拿了优秀!”不久前,湖北省房县检察院检察官对附条件不起诉对象毛毛(化名)进行跟踪回访时,毛毛向检察官分享了自己的喜悦。
3年前,毛毛因盗窃摩托车被公安机关抓获。综合考虑毛毛系未成年人、主动赔偿、认罪悔罪等因素后,房县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最终,毛毛顺利通过考验期,考上心仪的学校。
这是十堰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通过多元履职为未成年人成长筑牢防护网的一个缩影。
诉源治理,高筑未成年人保护墙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通过涉未成年人个案办理,深入挖掘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以“我管”促“都管”,是十堰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近年来常抓不懈的重要课题。
今年2月,竹溪县检察院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涉嫌盗窃案件。初中生小华、小刚(均为化名)故意逃课,在某超市盗窃零食时被发现。检察官及时督促辖区公安机关对二人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等矫治教育措施。同时,检察官也对他们进行训诫教育。谈话过程中,他们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我们在网吧待了一个多月,没钱买吃的了,迫不得已才去偷东西吃。”
哪个网吧敢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还留宿未成年人过夜?检察官随即展开深入调查。经走访调查,检察官得知小华、小刚等多名未成年人经常出入一家管理不规范的网吧。就此,竹溪县检察院向县文旅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整治问题网吧。收到检察建议后,县文旅局依法吊销涉案网吧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并在全县开展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据了解,2022年以来,十堰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紧盯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广泛收集校园周边道路安全、食品安全、不良诱惑等监督线索,先后向相关部门制发社会治理及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30余份,推动开展安全专项监督30余次,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家教有法,构建未成年人协同保护格局
“日前我所接到报警,称辖区内有两名未成年人未按时到校上课,家长也联系不上孩子……”去年5月,房县检察院未成年人大数据临界预防和权益保护平台(下称“平台”)接到联络员移送的一条线索,时常无故逃课“玩失踪”的小天、小宇(均为化名)进入了未检检察官的视野。
经平台预警分析和风险评估,小天、小宇的预警等级为“橙色”。这意味着,针对小天、小宇实施主动干预、教育挽救迫在眉睫。
“妈妈很凶,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打骂我,家里太吵了,我不想在家待着。”“爸爸住院,妈妈忙着打工挣钱,哥哥在外地,根本没人管我……”在对小天、小宇展开社会调查时,检察官发现家庭教育缺位是二人不良行为的症结所在。
对此,检察机关一边联合公安机关、村委会、学校等,对小天和小宇进行心理疏导等个性化临界预防工作,一边对其实际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并送达了督促监护令。事后,检察官定期对两个家庭进行跟踪回访,小天、小宇均表示与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
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是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护网的重要一环。十堰市检察机关深入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规范适用督促监护令,携手妇联、团委等部门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联合机制。截至目前,十堰市检察机关成立了3个家庭教育指导站,与市中医院等单位创新建立“法治+心理+家庭教育”模式,与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1年以来,十堰市检察机关共发出200余份督促监护令,对370余名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心理疏导690人次,帮助改善亲子关系。
以法育人,让法治种子生根发芽
“这次的法治课能不能以‘预防性侵、远离欺凌’为主题?”近日,十堰市检察院未检部门接到城区某小学发来的一个特殊“订单”。
“孩子们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普法宣传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十堰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刘朗霞说。收到上面的“订单”后,未检干警按照校方的诉求和建议,依据学生身心特点,精心为100余名师生制作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230余名院领导、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累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超300次,覆盖超30万名师生家长……这是2022年以来,十堰市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工作交出的成绩单。
为推动“法治进校园”工作取得实效,十堰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订单式”普法服务更精准的特点,把以往“你听我讲”的单向灌输式普法变为“你需我讲”的双向互动式普法,在普法实效性上下足功夫。
除开展校园普法,十堰市检察机关积极开设网络课堂、进行直播互动、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并联合多部门成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推出集社会服务、办案、教育、帮教、心理咨询和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时空”青少年法律服务产品。(蒋长顺、郑旭宴、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