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不能满足于“不新增编制”
2018-01-29 09:50:00  来源:

 南京市委、市政府拟定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已获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这一轮的市级机构改革将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在这次改革中,有6个部门被合并成3个,4部门更名。南京市委市政府表示:将严控编制总量,不新增人员编制(据10月25日《扬子晚报》)。

  南京市这次改革的总基调是:严格编制总量,不新增人员编制。仔细分析,这种改革依然存在问题。严格控制编制总量自然是对头的,问题是,“不新增编制”并非改革初心。

  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这次机构改革的全国规划出台背景是什么?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机构臃肿、人员众多。机关单位从原来的“一支烟、一杯茶、一张报纸看半天”,变成了眼下的“玩游戏、忙网购、一杯咖啡喝半天”。手中的物品变化了,不变化的是机构依然臃肿,人员依然清闲。知道了改革的背景,就不难发现,这次机构改革的目的其实还是我们说的要打造一个“小政府大服务”的社会管理格局。那么,最有效的改革,就应该是减少公职单位,减少人员编制。

  仅满足于“不新增编制”,这与改革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虽然是6家部门合并成了3家部门,单位是减少了一半,不过在“不新增编制”的基调之下,也就成就了“不减少编制”的事实。6家部门合并成了3家部门,只是对外悬挂的牌子少了,对外使用的公章少了,但是人员却并未减少。据笔者了解,苏北某县的机构改革情况是这样的:将工商局、药监局、食品局、质监局4家单位进行了合并,对外使用“市场监督局”的牌子,虽然有了整合职能的作用,但是人员还是那么多;不同的是,从原来的4个小办公地点搬到了大办公地点——机构改革岂能是简单的“把单位搬到一起”?

  机构改革要动真格的,就要减少部门,减少单位,减少编制。能放给市场的,政府就不要紧紧攥在手里。当“不新增编制”成为改革目标的时候,机构臃肿的现象就会依然存在。机构臃肿的原因是原来编制太多了,在改革中就要减少编制,而不是保持编制数量不变,在“不新增编制”中自我陶醉。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