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对于读书,亦有独到创见。“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
顾颉刚读书,能够始终做到不为书所囿,不为书所驭,“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其实,这就是经由旁征博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致推陈出新,创造能力“螺旋上升”的过程。久而久之,“便可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几年之后,对于一门学问自然就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
顾颉刚认为,读书须疑,不能每每读书必然“拿来主义”,如若尽信其书、尽遵其述,而无用心甄选、融会贯通,思想必然会被束缚,再生创造更是无从说起。读书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融入自己的辨识和思想,“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
当然,读书“须疑”还要读书“会疑”,这就要求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判断力。为此,顾颉刚主张“多赏识”,“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亦唯如此,才能持续锤炼读书必不可少的系统性思维,才能渐以养成自己读书的判断力,进而不断获得真知,汲取丰厚营养,涌流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