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蜕变的青春
2025-04-17 09:40:00  来源:检察日报

  曹颖频 彭丹 杨舒婷

  “欢迎光临,请出示身份证件。”“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近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某酒店前台,小天(化名)正熟练地操作着系统,接待客人。看到这一幕,峨眉山市检察院“嘉蓓呵护·未蓝”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成员杨琴不禁想到两年前,小天接受讯问时攥着衣角发抖的样子。如今,曾经涉嫌盗窃罪的他已成为一名热情待人的服务业从业者。

  2023年2月,未成年人小天打起了盗窃的主意。半个月内,他3次盗窃一家小超市香烟共计98条,销赃所得约1.7万元。超市老板发现后报警。2023年6月21日,该案被公安机关移送至峨眉山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受理案件后,杨琴依法讯问小天时,感受到了小天的“无声对抗”:小天对自己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闭口不谈。杨琴和同事经走访发现,小天的对抗源于亲子关系的破裂。

  小天5岁时,其母亲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小天8岁时,父母离婚。离婚后,父亲外出务工,小天被交由奶奶抚养。母亲出狱后远走他乡,对小天不管不问。

  案发后,小天父亲回到本地,并替儿子积极退赃。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检察机关于2023年7月27日对小天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一年。

  考验期内如何精准帮教?“嘉蓓呵护·未蓝”团队对小天及其父亲分别进行了亲子关系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结果显示,父子俩冲突性分值已达最高,父亲对小天的教育以打骂为主,不许他有丝毫反抗,否则打得更狠。为此,团队为小天量身定制“心理重建+家庭重构+社会重入”的帮教计划,也为小天父亲安排了家庭教育指导。然而,帮教初期,他们接连碰壁。小天父亲认为,已经赔钱何必费事?首次亲子课堂,小天父亲上了不到十分钟便夺门而出。小天也在心理辅导课中,将试题纸撕得粉碎……

  “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当时很惊讶又觉得不可理喻。作为一名检察官,同时又是一名母亲,我感觉身上的责任重大,绝不能放弃帮教小天!”杨琴说。

  “嘉蓓呵护·未蓝”团队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老师及妇联、社区工作人员介入,对父子俩开展专场心理疏导,向小天父亲发出督促监护令,还为小天设立沉浸式职业体验活动,让他参与父亲替人安装的工作。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爸爸每天要来来回回搬这么重的东西,太不容易了……”看着被父亲汗水浸透的交货单,小天深受触动。工作人员抓住时机,安排父子促膝谈话。“爸,你的腰还痛吗?”“爸的腰伤好多了。”聊着聊着,小天和父亲的眼里都满是泪水。

  “扶一把,更要送一程。”考虑到小天家庭困难、自身缺乏职业技能的具体情况,检察官联系爱心企业为小天提供工作岗位,并协调签订保密协议,助其回归社会。

  随着帮教深入,小天开始蜕变。他通过考核正式入职,且表现良好。他每月都给奶奶汇钱,与爸爸的关系也明显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小天发现某KTV有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情况后果断举报,检察机关经公益诉讼监督,向有关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

  “小天能举报违法行为,说明我们撒下的法治种子已生根发芽。”鉴于小天在考验期内表现良好,2024年7月26日,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峨眉山市检察院依法对其不起诉。

  编辑:朱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