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忠义千古事
2018-08-27 09:11: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节义是人生天地间的根本所在。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铁骨铮铮的炎黄子孙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了众多充满浩然正气的精彩篇章,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民族气节和忠诚信念,已经成为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忠”的本义是忠诚、坚守,强调在生死攸关之际要有静气和定力,忠于信仰。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继吴起之后,屈原在楚国主张变法,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此遭到楚国旧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屈原虽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兴亡、人民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奋发图强,中兴楚国。他明知自己面临险境,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公元前278年秦国军队攻下郢都。屈原悲愤交加,于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自尽,是年62岁。

  讲到忠,就离不开民族气节。气节是操守、是守信、是知止。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不想其副手张胜卷入匈奴内乱之中。苏武本不知情,受到牵连。匈奴单于采用种种方法威逼利诱,劝其投降,都遭到苏武拒绝。单于无可奈何,便把他流放到人迹罕至的北海(今贝加尔湖)边放羊。苏武长年以草籽和草根为食,所持汉节从不离身,即使汉节上的毛全都脱落,也未动摇他对汉朝的忠心。昭帝即位后,得知苏武牧羊的情况,才迫使单于放回苏武。苏武回归之日,长安百姓全都出来迎接。他们瞧见须发皓白的苏武手里依旧拿着旌节,无不深受感动。苏武北海牧羊、留胡节不辱的爱国精神受到后人敬仰。

  “义”的本义是宜,指适宜、恰当。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成语中所谓见义勇为、慷慨就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等,都表达了社会大众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和褒奖。东汉顺帝年间,朝廷派遣八名专使,巡行各州郡,宣讲圣德,弹劾奸佞。八名专使大多是博学名士,职位显要,只有张纲年纪最轻、官次最低。张纲离京出巡到洛阳近郊的都亭,愤然宣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遂命人将车轮卸掉,埋在地下,决心与贪官抗争到底、决不妥协。回京之后,张纲不顾个人安危,冒死参劾大将军梁冀及其兄弟梁不疑十五条罪状,京城为之震动。这就是著名的“都亭埋轮”,人们常常用此故事赞誉那些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清廉官员。

  南宋文天祥举兵抗元,不幸被俘。被囚期间,元将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别人,文天祥于是将自己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他。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深受感动,不再强逼。后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何话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有何可说?”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做到忠孝节义,要求世人对待别人尽己之心,特别是居职任事者应尽心竭力为百姓谋福利。北宋时期,范仲淹从整顿吏治入手,改革政治、经济和军事,并具体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十项措施,仁宗“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史称“庆历新政”。由于改革触动权贵既得利益,守旧派群起而攻,甚至诬陷范仲淹结党营私、危害朝政,致使范仲淹被迫离京外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他在《岳阳楼记》中的警世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成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爱民的真实写照。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中而众星共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党员干部道德水平,增强干部抵御腐败、拒腐防变的能力。屈原投江明志、文天祥誓死指南、范仲淹忧国忧民,这些前辈古人以自己的忠义千古之事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励着后人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编辑: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