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发明原本是为人提供便利、提升效率。然而在工业革命早期,却发生了纺织工人捣毁机器的一幕:他们认为,机器是令他们失业的罪魁祸首。今天谈论起这一事件,我们或能带着旁观者的释然,却依旧无法摆脱问题的实质:新技术的发展让机器越来越“聪明能干”,他们会和我们抢饭碗吗?我们又有何自信不会被自己创造的智能取而代之?
读罢《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一书,顿感人类的自信不是无本之木。回顾文明史上重大发明诞生史,作者詹姆斯伯克发现,联结无处不在。一次次偶然的发现,积累起小小的进步;看似无关却彼此勾连的进步,可能是后续重大发明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现实并不是拥有蓝图之后步步为营,而是偶然和灵感串联起的可能性,难以预期、不容评估,却伴随着意外创造的惊喜。
拼图完成之前,不能否认偶然和微小的作用。譬如,货币流通的重要契机并非金子的出现,而是其貌不扬的页岩:磨去黑色燧石片的表层,变成俗称的“试金石”,不同合金划过,会留下不同颜色的痕迹。贵金属有了品质标准,才是流通的保障。又如,人们想用煤焦油提取物制造奎宁,未能成功,却意外收获了苯胺紫。其作为染料的昂贵价值尚在其次,更极大地推动了德国的化工行业。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以伟大的发明记住了它的发明者,但这并不公允。在伯克看来,单打独斗的发明家是不存在的,每一项重大的发明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且不论电话的真正发明者究竟是亚历山大贝尔还是安东尼奥梅乌奇,这项发明本身便不是横空出世的。先可追溯到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和磁场的相互影响,进而有斯特金和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亥姆霍兹发现了电磁铁能使音叉震动,再由史考特发明了声波记录仪。电话固然是个了不起的创意,但若非上述发明的基础,创意终究只是空想。更有甚者,发明的基础可能来自不同的领域:胶片放映机结合了台球、走马灯、留声机和灯泡的成果,现代计算机由水压机械系统、提花织机、人口普查制表机层层推进,谁能说迈出第一步的人不重要?
智力和创意之外,环境的影响也举足轻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东西方的差别。伯克指出,中国能工巧匠辈出,他们发明了火药、造纸、纺丝、发条、一些天文仪器、水车,等等,然而反倒是西方借这些发明发展了新技术,掀起变革,这是创新在两种文化土壤中迥异的表现。此外,人与产品的关系应是相互推动的,有需求才有发明。这就是在抄写员紧缺的时代,眼镜的发明领先望远镜300年的原因。
推动变革的不是机器本身,而是人。尽管日益复杂的机器加深了我们的孤独感,想彻底了解关于产品技术的一切相当困难,但是与孤独感抗争的过程,亦即我们努力去了解机器、改造机器,沟通和联结的能力是有别于机器的优势。需要精进的,不是可以物化的积累——我们不是要跟机器竞争,而是怀着美好的愿景推动变革,让机器更好造福人类,而不是其他。(乐倚萍)